中甲 中超 欧联杯 克亚乙 威杯 北马其甲 波黑甲 巴林乙 丹麦超 厄瓜甲 智利甲 女足协杯 塞内甲 危地丁 卢森女联 英篮甲 墨女ABC 百慕大超 意篮丙 哥斯U21 尼拉锦 香港丙 法女U19 印卡女联 奥女甲 伊朗乙 塞尔女超 奥女杯 突尼乙 阿曼甲 摩洛乙 安道乙 波黑杯 科索沃超 丹后备
当前位置:首页 > 篮球新闻

NBA这盘棋终于要下成了

来源:24直播网 时间:2025年02月15日 16:00

一年一年,NBA又进入到全明星时间。今年NBA全明星周末,负责选队的巴克利整了个好活儿,8个阵容名额,他选了7个国际球员。

巴克利为什么会这么选?大概是背后有“高人”指点。而选完之后不久,NBA总裁萧华好巧不巧放风,未来全明星很可能会改制,改成美国全明星对国际全明星。

巴克利这把选出国际大队的操作,说穿了就是给全明星的改制暖暖场,看看大家捧不捧场。

而萧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无非就是时机成熟了。毕竟想搞美国队vs国际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国际队得凑够人啊!

做个简单的数学题,我们设一个大致的数字,联盟有450人,其中有24人能够入选全明星,分成两队就是一边12人。而回溯至2010年,整个NBA的国际球员只有84名。

如果要保证全明星赛的观赏性,不含水分地选出国际明星队,那么就意味着这84名国际球员里,必须具备每7人就能出一个全明星的含金量。

这显然难度非常大......

数数这里边几个国际球员?

过去的几十年里,NBA其实都不具备实现这个对决的条件,联盟格局始终是美国人声音大。

你看,直到2002年,NBA才有了首个真正的外籍选秀状元,姚明。而外籍球员在MVP奖项上打破美国佬的垄断,还要延后到2005年的纳什捧起奖杯时。至于FMVP奖项,则要到2007年的托尼-帕克。

当然,只看全明星,那些年的正赛阵容中也始终保持了一定数量的国际球员,姚明、诺维茨基、纳什、帕克、加索尔,然后吉诺比利、奥库等偶尔拿张体验卡。但可以明显看出西部队基本总是包圆儿,东西部严重不平衡。

最近几年趋势发生了转向。2017/18赛季,还有2023/24和2024/25赛季,以NBA揭幕战的时间点统计,国际球员的数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25人,占联盟球员数量的1/4了。

不仅数量提上来了,国际球员的质量也迎来了应该是历史最优的程度。过去6年的MVP得主,都是国际球员;过去6年的最佳阵容(包括一二三阵),国际球员的名字总共出现了32次;尤其是去年的一阵,除了塔图姆,其余4人都是国际球员。这些条件的出现,足以令萧华完成“美国vs国际”的设想了。

其实我们往深了挖,还能发现很多名义上的美国球员,都不够纯。

比如,杰伦-格林和克拉克森有菲律宾血统,克拉克森已经代表菲律宾出战。热火队后卫哈克斯有墨西哥国籍,打过美国队的欧文是澳大利亚人,班凯罗在成年之前,代表的是意大利男篮......

毕竟,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由移民构筑而成的国家。例如大家都说篮球是一项黑人运动,而NBA的确有超过35名球员的父母至少一方是来自非洲。

热火内线阿德巴约上一辈是尼日利亚的。而上一个拿着尼日利亚/美国双国籍的明星内线,叫作奥拉朱旺。

网上还看到这样的资料——丁威迪居然也是尼日利亚人?但这是谣传,只是尼日利亚篮协曾经想招募丁威迪加入国家队而已。

还有人误认为库兹马有俄罗斯血统,因为“库兹马”这个姓氏很像俄罗斯那边的叫法。但最后这也被证实是误读罢了......

但为什么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美国vs国际”能够成为一个可以被讨论的话题?

也许这里边天然就存在一些民族主义的东西。尤其是奥巴马离任之后,美国人当初把特朗普选上台,这件事情就是美国从全球化的带头人,变成“民族主义”和“逆全球化”先锋的体现。

不过反直觉的是,我们并没有在NBA看到整体排外的趋势出现。

一些思想开放的地区的球队,仍然接纳了较多的国际球员。比如处于旧金山的勇士队,目前有希尔德、库明加、桑托斯、波斯特、杰克逊-罗威,5名国际球员。如果他们不是为了换来巴特勒而送走了维金斯,那这个数字应该是6名(在NBA官方统计口径中,李凯尔并没有归入中国球员行列)。

还有城市口号就是“Keep Portland Weird”的波特兰,国际球员含量更是拉满。原本在赛季揭幕时,他们和雷霆并列联盟最多,可现在开拓者算上双向合同已经有9名国际球员了......

卡马拉、夏普、杜普-里斯都是国际球员

NBA作为娱乐联盟,本身就更偏政治正确的民主党,一直以来我们可以在很多场合看到各种球员公开表态不喜欢特朗普。

所以,球队和地区之间缺少相关性也不奇怪。即便是那些今年重新把选票投给特朗普的地区,有些还增加了国际球员的使用......

佛罗里达州三次美国大选都支持川普,但奥兰多魔术队现在有一堆国际球员。还有前面提到的雷霆队,俄城也是川普的三连票仓,可名单上仍然保留了7名国际球员。

不过,在一些个例中,我们的确能找到一些顺应社会潮流变化的地方。

这个周期里“越来越右”的球队反而有些出乎意料,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作“国际纵队”的达拉斯独行侠和圣安东尼奥马刺,这两支球队在思想倾向相对保守的得克萨斯州,好像开始没有了“国际纵队”的样子?

马刺队算上刚签下的比永博,国际球员只有3人。独行侠在送走东契奇之后,也只剩下3名国际球员,而且除了澳大利亚的艾克萨姆,其他都是在北美篮球体系下成长的,带有浓厚美国印记的半个美国人。

但这只是个例,因为就算是偏保守的德州,其实也有像火箭队这样国际球员浓度越来越高的球队。

其实说到底,你是哪个国家的人,在今天的NBA已经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了。球员的能力如何,以及是否能为球队带来利益,这一点在利字当头,想赚全世界球迷money的商业联盟,才尤为重要。

姚明可以当全明星票王,字母哥可以,未来的文班也很有机会可以。

只不过,国际球员里边也要分一个“三六九等”。

加拿大人亚历山大可以是雷霆队的绝对核心,而德国中锋泰斯就只能被球队直接裁掉。同样的,虽然都是德国人,虽然一起拿了世界杯冠军。小瓦格纳是魔术队基石,而泰斯只能回欧洲打球,曾经的FIBA最有价值球员施罗德,更是在24小时内被交易三次,体验了一把商业联盟的冷酷无情......

所以,那些能够洞悉变化,抓住时代红利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让他们最好的球员在最大的篮球舞台NBA,抢占地盘了——

靠近美国的加拿大近水楼台先得月,如今已经输送了21名尖子生到了NBA。

而在体育运动项目吃到非洲移民红利的法国队则次之。并且未来他们很有可能成为第一,别忘了过去两届NBA状元可都是法国人,其中一个还是未来NBA的门面候选。

这下你能理解为什么NBA要去巴黎打常规赛了吧?

篮球的确是黑人具备显著优势的运动,所以美国、加拿大、法国这些国家都出产了大量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向来式微的日本,现在也靠混血球员,培养出了一个真正在NBA打上球的八村垒。

而缺少非裔运动员的阿根廷,在击败梦之队的那批黄金一代悉数退出之后,不仅在世界大赛的表现欠佳,如今的NBA球员数量更是为0。

还有曾经的欧洲一哥,能和梦之队扳手腕的西班牙男篮也不复昨日荣光。虽然NBA还有阿尔达马这个独苗,但对比起往日的辉煌实在是差距巨大。也许,他们的确需要一点来自非洲的神秘力量?就像西班牙足球复兴的标志新星亚马尔,也是黑人。

斗牛士军团不是没有尝试过这样的曲线救国,当初被寄予厚望的皇马天才加鲁巴,并没有像另一名皇马金童东契奇那样兑现天赋。

如今,他们从布基纳法索找到一个号称小文班亚马的小球员穆罕穆德-达波内,2011年出生的他身高2米09,同时期的文班亚马只有1米80。而现在14岁的达波内现在完全可以跨级征战U18的比赛了。

或许在未来,我们能看到这名球员穿上国际明星队的球衣,和文班亚马一起给美国篮球一点震撼?

到那时候,NBA又会是怎样的格局呢?

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厂村体工队”看看,有更多NBA、CBA相关考古、评论和人物内容>>

(文/brad)

本文标签: NBA  篮球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