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甲 中超 欧联杯 克亚乙 威杯 北马其甲 波黑甲 巴林乙 丹麦超 厄瓜甲 智利甲 女足协杯 塞内甲 危地丁 卢森女联 英篮甲 墨女ABC 百慕大超 意篮丙 哥斯U21 尼拉锦 香港丙 法女U19 印卡女联 奥女甲 伊朗乙 塞尔女超 奥女杯 突尼乙 阿曼甲 摩洛乙 安道乙 波黑杯 科索沃超 丹后备
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新闻

边涨价边裁员,拼命“优化”的英力士,玩不动曼联了?

来源:24直播网 时间:2025年02月14日 23:53

仰卧撑首发澎湃新闻

正月还没出,曼联员工们,又要为饭碗瑟瑟发抖了。

连续数个主场出现在看台上,并不意味着英力士老板拉特克利夫准备和球队打成一片,相反,他要继续断打工人的活路——多家媒体透露,曼联近期将在去年裁撤了1/4员工的基础上,继续裁员100人,腾出资金用于一线队。

与此同时,已经在看台上被球迷斥责的拉爵,在球票问题上继续和球迷疯狂对线。赛季剩余部分场次球票将涨到66英镑起,而下赛季季票价格上涨几成定局。此前能享受购票折扣的老人和儿童,优惠也到此为止。

事出反常必有妖,言不由衷定有鬼。从上任时的高调买人,到如今挖空心思减员增效,富可敌国的英力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英力士老板拉特克利夫在老特拉福德。

开源节流,吃相从未如此难看

“我们力争在2028年前,重夺英超冠军。”

2月伊始,英力士体育总监布雷斯福德来到老特拉福德,慰问曼联球员及员工。但这位显然对英超局势知之甚少的大佬,一番雄心壮志让听众集体黑人问号脸。毕竟,眼下的曼联仅列英超第13位,除了不用打欧联附加赛,几乎没有任何好消息。

而对于曼联员工而言,布雷斯福德的到来没有丝毫暖意,而是满满的杀意。

圣诞节期间,曼联员工固定的100英镑“过节费”就被取消,代之以40英镑的玛莎百货代金券,此举已经令团队士气大跌。但此后,在曼联履职近30年的球队运营主管杰基·凯被炒鱿鱼,更令人唏嘘世态炎凉。

杰基·凯是什么人?全家都是曼联球迷的她,1995年就入职红魔,资历和“92班”不相上下,从前任CEO大卫·吉尔的执行助理干起,一路晋升为一线队后勤“大管家”,很多曼联名将甚至直呼其为“妈妈”。莫说眼下的红魔将帅,就连退休多年的弗格森,提起这位无名英雄,也常竖起大拇哥。

然而,在为曼联工作的第30个年头,杰基·凯收到的礼物,格外扎心。这早已不关乎“N+1”,而是错付和折辱。

杰基·凯无暇自哀,更多的杰基·凯正在路上。拉特克利夫上台以来,力推“裁员广进”。去年,球队终止了与弗格森爵士价值数百万英镑的全球大使合同。布莱恩·罗布森、丹尼斯·埃尔文和安迪·科尔等传奇人物也经历了大幅降薪。夏天,又有250名员工被解雇。

而哪怕是英力士钦点的“自己人”,也难逃裁员大棒,作为前英足总青训计划的头面人物之一,被英力士聘任为曼联体育总监的阿什沃斯,在上任159天之后,也和高层不欢而散。

曼联球迷在现场打出横幅痛斥俱乐部涨价的行为。

从新贵纽卡斯尔投奔“老钱”曼联,阿什沃斯不愿意履行英力士的裁员计划,结果就是自己被枪打出头鸟。这也不难看出如今曼联高层的运营思路——如果我请你解决不了问题,就把你当问题解决了。而伴随着阿什沃斯下课,球队今年又将力推100余人的裁员计划。

去年3月,拉特克利夫聘请了企业重组公司Interpath Advisory,深入研究这家俱乐部的财务状况,他们发现,俱乐部在之前的两个赛季中有1.442亿英镑的亏损。按照曼联高层的算计,去年至今持续的“减员增效”,仅人力开支就可以节省至少6000万镑,投入一队运营。但“节流”之外,球队的“开源”,也一刻没停。

赛季打到一半,曼联在没有和球迷进行任何通气的情况下,就宣布将某些比赛的票价提高到66英镑,并取消了部分优惠政策。而拉特克利夫的理由相当简单——自2023年12月入主以来,资方已经投入了超过2.41亿英镑,是时候看到回头钱了。

尽管在曼联官方的描述中,13名球迷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和曼联高层就票价问题“相谈甚欢”,但仅看上个主场球迷对高层的嘘声,就可知如今曼联高层主打一个“你骂你的,我干我的”。

毫无疑问,在对待自己人方面,从没有任何一届曼联高层,像如今这样抽筋剥皮。

对于功勋主帅弗格森,拉特克利夫甚至解除了其全球大使的合同。

他们比曼联更惨

这个冬天,曼联的球迷和员工,无疑是分外不幸的,但比起英力士旗下的其他体育投资项目,他们还算是幸运的。

今年初,多家英媒相继爆料,英力士可能不会再赞助四届奥运会帆船冠军本·安斯利,也不会再帮助其船队冲击帆船美洲杯冠军。此前,拉特克利夫在两次争夺帆船美洲杯冠军的尝试中花费了高达2亿英镑,去年才进入决赛。

47岁的安斯利是英国最成功的帆船选手,主赞助商跑路,前者也只能给自己解心宽:“不管拉特克利夫怎样,我都准备好再次参加下一届美洲杯的比赛。”

而作为拉特克利夫另一个投资甚早的项目,前身为自行车天空车队的英力士掷弹兵车队,首席执行官约翰·阿勒特宣布,拉特克利夫不准备为车队投入额外资金,目前正在寻找第二个冠名赞助商。

但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英力士为了区区数百万镑的投入,主动选择毁约。日前,新西兰橄榄球协会、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队正式起诉英力士,以及其老板拉特克利夫,理由是今年第一期的赞助费未能如期到账。

之前,英力士与新西兰橄榄球队达成了一项为期六年的协议,将成为新西兰全黑队的官方合作伙伴,直至2027年。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英力士每年将为新西兰橄榄球带来800万新西兰元(合365万英镑)的赞助费用,而英力士承诺将把F1、自行车、帆船和足球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特的运动表现项目的一部分”。

拉特克利夫的英力士公司正在缩减体育方面的赞助投入。

新西兰橄榄球协会表示,英力士未能如期打款,间接证明他们已经退出这项为期6年的协议的决定,如今别无选择,只能启动法律程序,并打算在下一场国际比赛中从国家队队服上删除英力士的标志。

但比对簿公堂更令人发噱的,是英力士官网上与新西兰橄榄球队的消息页面,如今已经是“404 not Found”。

种种迹象都表明,此前在体育领域“投一个火一个”的英力士,正在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寻求退出,而比起赔钱赚吆喝的帆船和自行车,曼联至少还是只下金蛋的母鸡。毕竟,哪怕在战绩上早已难称豪门,在福布斯排行榜尤其是俱乐部营收榜上,曼联仍旧能和皇马巴萨谈笑风生。

但对于英力士而言,他们考虑的显然不是赚不赚,而是赚得多不多。“优化”之名下,人人自危,着实不足为奇。

投资方面临的挑战,或许很快就会在夏窗令主帅阿莫林头疼。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从雄心勃勃地“让曼联重新伟大”,到如今牛皮吹破,坏事做绝,以热衷体育投资著称的拉特克利夫,为啥成了人人喊打的铁公鸡?

很大程度上,英国首富赖以起家的化工业,在2025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据德勤发布的《2024年全球化工行业并购展望》,2023年,全球化工行业并购交易量同比下降了近16%,创10年来新低。

去年12月初,英力士就宣布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PS Capital Partners,LP(下称KPS)达成协议,将英力士复合材料业务作价约17亿欧元,出售给KPS,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

在此之前,英力士复合材料公司还是一片欣欣向荣。公司产品多用于生产塑料复合材料,下游应用场景包括建筑材料、休闲娱乐、交通运输和风能等。每年总销售额约8亿欧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以及中东地区布局了17个生产基地和3个技术中心。

进入新年,英力士再度因裁员成为行业焦点。与中石油合资经营的苏格兰乙醇工厂不顾政界人士和工会的意愿,向约450名员工发出了裁员信。而英力士的官方解释,是“我们正在目睹我们的主要工业的灭绝,因为化学制造业的生命被剥夺了”,按照裁员计划,最终只有65名工人能逃过一劫。

断腕求生,之于英力士已是常态。日前拉特克利夫透露,正计划出售英力士卫生公司,该公司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成立的,用于分发洗手液;而四个月前,英力士汽车公司表示,由于缺乏关键部件,它已暂时停止生产其掷弹兵系列车型,直到今年1月才恢复产能。

鉴于上述种种操作,主要评级机构惠誉评级和穆迪将英力士信用评级下调至“负面”,理由是英力士的债务增加了近120亿欧元(100亿英镑),是其年收入的五倍之多。

眼下,欧洲制造业持续面临挑战,GDP增长缓慢、持续的去工业化压力,过去5年,英国能源价格翻了一番,目前该国的能源价格是美国的5倍。英国无法与如此巨大的劣势竞争。仅过去5年就有10家大型化工厂关闭,英国已有“一代人”的时间没有新建一家化工厂。

积重难返之下,英力士自然也难独善其身。而在短期难见投资回报的体育领域,拉特克利夫及其幕僚提出的“节约成本、人员编制合理化和改变组织结构来提高运营效率”,潜台词显然是“玩不动了”。

可叹曼联出售几番折腾,看似选择了土生土长的曼彻斯特人,但财报面前,所谓情怀,皆为浮云。如今看来,当初请来卡塔尔财团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至少在花钱这件事上,他们从来没犹豫过。

(仰卧撑/杨健)

本文标签: 足球  英超  曼联  

足球集锦